6月17日,全市“探尋紅色足跡 實現百年夢想”——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理論研討會在中共西安市委黨校(西安市行政學院)召開。
本次理論研討會由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委黨校、市社會科學院聯合舉辦,是我市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也是我市社科理論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5月9日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精神的一次成果交流。旨在系統回顧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共同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市版權局)局長劉新鋒同志到會致辭,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永強同志,市委黨校(西安市行政學院)副校(院)長徐來同志,校委委員孫新朝同志、劉崇剛同志,市委組織部干部教育處處長熊偉同志,市委黨史研究室宣研處處長竇慶同志出席會議。市委黨校(西安市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張鵬飛同志和副校(院)長范建軍同志分別主持了會議。
劉新峰致辭強調,西安是一座具有革命傳統的城市,紅色資源豐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理論戰線上的同志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希望大家能夠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聚焦“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在堅決貫通落實“五個扎實”“五項要求”的實踐中,堅持用鮮活豐富的西安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持續開展好理論教育、理論研究、理論宣傳。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原副主任戴焰軍教授作主題報告。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戴教授以“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為主題,從百年來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紀律建設五個方面展開論述分析,從“適應歷史潮流和歷史趨勢”“順應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需要”“順應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三個維度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歷史之問。
圍繞會議主題,四位專家進行交流發言。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與治國理政研究院梁軍教授從哲學的視角帶領我們回顧了百年大黨的實踐邏輯與理論信仰;省委黨校黨史教研部劉立榮副主任圍繞探尋紅色足跡這個研討主題,分析了陜甘根據地為什么能成為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市委黨史研究室竇慶處長提出,在新時代,我們要結合地域特色,傳承黨的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劉曉芬,細致分析了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的獨特優勢和成功密碼。
范建軍總結指出,把黨史學習好研究好,用好黨的歷史經驗智慧,服務今天西安的經濟社會發展,是黨校職責所在、使命所系。本次研討會聚焦在“探尋紅色足跡 實現百年夢想”上,無疑是我們黨校人對我們黨百年華誕最好的致敬。要以今天的研討會為契機,更加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目標要求,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西安各區(縣)委黨校領導和黨史黨建教師,市委黨校全體教師和相關人員,以及市委黨校在校學習的第21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全體學員參加此次會議。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黨校(行政學院)為黨而立、因黨而興。要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用,持續開展好理論教育、理論研究、理論宣傳,為奮力譜寫西安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撰稿:范鈺璽/攝影:文淵)